当地时间7月16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发文表示,自己这位“可乐控”正跟可口可乐公司商量,要把美国版可乐配方里的高果糖玉米糖浆甜味剂改回蔗糖,还称这样可乐会“更好喝”。
可口可乐在美国销售的产品通常使用高果糖玉米糖浆作为甜味剂,在墨西哥和英国等国则倾向使用蔗糖。有消费者认为,蔗糖的甜味更自然、醇厚,尤其在冷饮中甜感持久。
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小肯尼迪与特朗普政府的“让美国再次健康”运动一直倡议企业从产品中移除玉米糖浆、人工色素等成分。他曾批评美国人摄取过多糖分,还发表过“糖是毒药”的言论。
在特朗普发声后,可口可乐公司发文为高果糖玉米糖浆“辩护”,称其导致肥胖的风险并不高于蔗糖或其他全热量甜味剂。
甘蔗原料的加工和精炼方式决定了最终能制成什么产品。它可以制成糖浆、果汁,也可以结晶并进一步精炼成白糖、红糖等。蔗糖的一半是葡萄糖,一半是果糖。
高果糖玉米糖浆是一种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制成的粘稠液态甜味剂。当玉米淀粉被分解为单分子时,就形成了几乎100%纯葡萄糖的玉米糖浆。随后通过添加酶制剂,将部分葡萄糖转化为果糖(天然存在于水果中的单糖)。最终产物的果糖含量高于普通玉米糖浆中的纯葡萄糖,因此得名“高果糖”。
高果糖玉米糖浆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加工食品中,由于相比普通蔗糖生产成本更低且保质期更长,因此在食品加工业中颇受青睐。
虽然这两种甜味剂之间存在一些细微差别,但专家表示,过量食用都对健康不利。
美注册营养师艾弗里·曾克尔称,尽管在化学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,但过量摄入时,二者对健康的负面影响具有相似性。
△2022年一分析表明,蔗糖与高果糖玉米糖浆对体重、腰围、BMI(身体质量指数)等指标的影响相似。
他指出,研究显示蔗糖与高果糖玉米糖浆在升糖指数上差异无几,对代谢系统和心血管健康的影响也基本相当。2022年一分析表明,二者对体重、腰围、BMI(身体质量指数)等指标、对胆固醇和血压的影响也相似。
她说,高果糖玉米糖浆与摄入与2型糖尿病、心脏病以及肝脏疾病存在明显关联,并指出,有研究表明,与蔗糖相比,高果糖玉米糖浆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炎症。
虽然一些研究表明高果糖玉米糖浆可能与脂肪生成增加和炎症有关,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,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使用高果糖玉米糖浆作为甜味剂的食品,与使用蔗糖、蜂蜜或其他传统甜味剂的食品在安全性上存在差异。
专家普遍强调“适量是关键”:无论是高果糖玉米糖浆还是蔗糖,都应控制每日摄入量。过量食用这些添加糖都会增加肥胖、糖尿病和心脏病风险。
可口可乐的原始配方可追溯至19世纪,当时采用的是蔗糖作为甜味剂,但这一配方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发生了改变。
当时,由于美国政府实施蔗糖进口配额和关税政策,同时加大对国内玉米产业的补贴力度,导致蔗糖价格持续上涨。为此,可口可乐公司开始在其饮料产品中混合使用玉米糖浆与蔗糖。
也就是说,自那时起,可口可乐用上了有政府补贴的高果糖玉米糖浆,不再使用要交关税的进口蔗糖。
联想起今年的关税政策,有美媒笑称,现在要想改回使用蔗糖可不容易,毕竟特朗普政府对产甘蔗国家加的高关税还在,这样做成本就太高了。
到1984年,该公司完成了甜味剂的全面替换。即便在经历“新可乐”配方争议并重新推出“经典可口可乐”后,美国版本仍继续使用高果糖玉米糖浆作为甜味剂,并未恢复使用蔗糖。
这场围绕可口可乐甜味剂选择的争论,其实忽略了一个关键趋势:无糖可乐正成为消费新宠。(就像小编本人,炎炎夏日总要来一罐无糖可乐